40年回眸看农业 产值增71.8倍农民收入增95.2倍
9%,今年上半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,高于全国农民收入平均增幅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,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再缩小0.02。
“两个高于”态势,我省已保持多年,“三农”这块经济社会发展“压舱石”越来越稳固。40年前,广汉金鱼公社的包产到组尝试,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;40年后的今天,我省正聚力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。
本报记者李淼
看“块头”
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71.8倍
1978年,我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95.7亿元;2017年,这一数字被改写为6963.8亿元,增长71.8倍。
历届省委省政府均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首要任务。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比1978年减1499.4万亩,但亩产提高了69.7%,粮食总产量增加1116.6万吨。“菜篮子”也日益丰富:2017年,全省生猪出栏6579.1万头,稳坐全国头把交椅。40年间,水果总产量增长56.7倍,茶叶总产量增长13.9倍,水产品总产量增长49.5倍,蔬菜面积也比1998年增长1.1倍。
至2017年末,全省农业规模户达11.7万个,其中家庭农场3.9万个,农民合作社6.4万个,带动耕地流转率达29.6%,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了57.0%,共有国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13个,超80%的村通宽带。
2017年,全省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136家,完成工业总产值1.1万亿元,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60家,带动农户1484.5万户。1986年,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诞生了中国第一家“农家乐”,就此启动四川乡村旅游新模式,如今已有5000个行政村搞起了乡村旅游,2017年全省乡村旅游收入达2283亿元。
数“荷包”
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.2倍
省统计局调查显示,从1978年的127.1元到2017年的12226.9元,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年间增长了95.2倍。
全省城乡收入差距也经历了缩小—扩大—再缩小的历程。1982年,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,这一差距由1978年的2.66∶1缩小到1.74∶1;之后因城镇改革开放,差距逐步拉大,于1994年达到3.48∶1的峰值;2010年后,我省农民增收保持“两个高于”态势,城乡收入差距至2017年缩小至2.51∶1。
改革开放之初,我省农民收入依靠传统农业经营。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,各项惠农补贴相继出台,四项收入齐头并进,2017年,我省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占比32.8%,比1990年提高17.5个百分点;转移性收入占比达25.1%,提高了20.7个百分点。
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也由1978年的120.3元,增加到2017年的11396.7元,增长93.7倍。过去,我省农村是电灯没有油灯亮,农民住的是土坯、茅草房,饮的是沟渠、堰塘水。2016年,45.9%的村通了天然气,86.1%的乡镇实现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。2017年,每百户农村家庭有彩电117.1台、冰箱96.2台、洗衣机89.9台、移动电话242部,家用**由2000年的每百户0.1辆增加到13.4辆,计算机也由2008年的每百户2.2台增加到17.7台。(四川日报)
相关阅读
湖北蔬菜产业突破千亿元为全省农民人均增收900元
网站正在升级维护中,请稍后关注……湖北日报讯(记者孟静、通讯员周雄祥)昨从省农业厅获悉,2013年我省蔬菜产业跨越千亿元大关。去年,全省蔬菜播种面积1870万亩,产量3929万
2020-12-05 23:03:59
2018年连云港农产品出口额首破6亿美元 居全省第二
网站正在升级维护中,请稍后关注……笔者昨日从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获悉,2018年我市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8.6亿美元,同比增长20.8%,其中农产品出口实现6.28亿美元,稳居全省
2020-12-02 22:12:09
涪陵青菜头收购工作全面结束 总产量突破160万吨
网站正在升级维护中,请稍后关注……截至2月25日,根据各种植乡镇街道上报数据统计,涪陵区青菜头鲜销及收购加工全面结束。青菜头收砍面积72.71万亩,总产量达160.81万吨,与
2020-12-01 20:40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