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内丘县韩郝庄村:特色蔬菜鼓起村民“钱袋子”
正在忙碌的村民张秀丽高兴地说:“今年是我承包大棚第五个年头了,每年至少有五万元的收入,跟之前在家养鸡相比年收入增加了近5倍。自从承包这大棚,生活是一年比一年好,我挺满意,这多亏有了一个好的带头人。”
张秀丽口中的带头人就是韩郝庄村党支部书记关增军。1981年,18岁的关增军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军营。入伍后,他一直从事文书工作,直到1984年复员。1986年,23岁的关增军任村党支部书记,接手了这个群众有疑心、党员不热心、“两委”班子无信心的“烫手山芋”。他通过入户走访,请教老干部、老党员,发现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各类规章制度不健全和村级管理不规范,随即开始着手实施一系列的整治。
上任以来,关增军一直有一个梦想,就是带领全村人走上共同致富路,过上好日子。关增军回忆:“当时乡党委任命我为韩郝庄村党支部书记,我还是很有压力,怎么能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,是我想的最多的。”
在当时,发展蔬菜种植还属于“冷门”行业,头脑活络的关增军就瞅准了这个点,大胆尝试。1990年,他带领村民种植600亩“天鹰椒”,当时因为销路未打开,导致天鹰椒滞销损失了2万元。1996年到2001年他又先后搞玉米制种以及繁育小麦种,最终也因资金回笼等问题,以失败告终。一次次尝试又一次次失败,但带领村民一起致富的初心始终未改,2015年,他又发展了125亩的大棚蔬菜种植。
“虽然三次都失败了,但创业经验让我受益颇多,对于我来说是越挫越勇。”关增军说,“2015年,我们开始建立自己的设施蔬菜基地,打造了特色蔬菜种植。”
这一次,蔬菜基地慢慢走上正轨,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,先后引进金盾、蜜童等新品种36个,推广了地膜覆盖、滴灌、物理防治等农业实用新技术,并成立了内丘县育品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。目前,以“村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做到统一基地规划、统一种苗引进、统一技术服务、统一产品标识、统一产品销售,采取村民贫困户入股分红和承包经营相结合的方式,实现了个人有产业、集体有收入、致富有保障。目前,韩郝庄村蔬菜种植面积130亩,年产量可达350万斤以上,成为全县最大的特色蔬菜生产基地。
“目前我们蔬菜基地能提供近400个工作岗位,年收入在1万多元。”关增军自豪地说。
蔬菜基地不仅让韩郝庄村的村民脱贫致富,更辐射带动皇釜村、王家屯村等周边近十个村蔬菜产业的发展。说起基地的发展,他又有了新的想法:“经过咱们这五年的发展,这技术都已经成熟了,下一步继续与咱省农科院进行合作,加大技术投入,提高产品质量,打造咱自己的品牌,使咱这个大棚越来越好,使老百姓的腰包,越来越鼓。”(河北共产党员网)
相关阅读
河北内丘县韩郝庄村:特色蔬菜鼓起村民“钱袋子”
网站正在升级维护中,请稍后关注……河北内丘县金店镇韩郝庄村,曾经是一个经济发展落后、群众文化水平普遍较低、村民间派性问题严重的有名“难管村”。而今,走进韩郝庄村,村容村貌焕然一
2020-12-09 10:02:24
莆田紫菜带动村民致富
网站正在升级维护中,请稍后关注……11月12日,在福建省莆田市蒋山村,村民将采收的紫菜挑出滩涂养殖区。近年来,蒋山村将紫菜产业当作“一村一品”的特色致富产业来发展,推广抗高温紫
2020-12-01 21:40:31
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助力帮扶村脱贫的故事:“让村民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”
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党委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,细致安排,坚持优中选优,精心选派政治素质高、工作能力强、具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年轻干部组成驻村帮扶工作组,工作组中有天津市劳动模范、思想政
2020-11-11 19:47:05